金融安全“必修课”点亮青春路——大关农商行翠华镇中学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纪实
作者: 上传时间:2025-06-30 17:57:36
2025年6月11日,翠华镇中学报告厅内气氛热烈,掌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在大关农商行行长的亲自带领下,一支专业宣传团队为该校200余名高中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干货满满的金融知识“沉浸式”体验课。活动精准聚焦即将步入社会青年群体的金融安全需求,内容涵盖征信、存款保险、反电诈、安全用卡、反假币及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等核心领域,通过权威讲解、案例剖析与趣味互动,为莘莘学子的青春成长注入坚实的“金融免疫力”。
行长领衔,权威解读筑牢认知根基
活动伊始,大关农商行行长以亲切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打开了金融知识的大门。珍视“经济身份证”——征信:以“征信是人生的经济身份证”这一生动比喻开篇,结合高中生未来升学、求职、创业、信贷等实际生活场景,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个人征信的概念、记录形成机制、不良征信的深远影响(如限制贷款、影响就业等),并郑重提醒同学们警惕“征信修复”骗局,强调诚信积累的重要性。讲解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良好的信用记录是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守护“钱袋子”的坚实屏障——存款保险:聚焦资金安全,用通俗的语言解读了《存款保险条例》的核心内容。清晰阐释了存款保险作为国家金融安全网的意义,着重强调了选择正规持牌金融机构办理存款业务的必要性。讲解有效消除了师生对资金安全的潜在担忧,增强了金融体系信任感。
多维风险防范,提升实战应对能力
农商行宣传团队的专业讲师针对高中生群体易发、多发的金融风险点,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实用技能传授:识破“电诈陷阱”,守护指尖安全:结合近期高发的“游戏装备/皮肤诈骗”、“刷单返利”、“冒充老师/亲友借钱”、“虚假中奖信息”等真实鲜活案例,层层剥茧,揭秘诈骗分子的常用话术和诱导套路。重点传授了“三不一多”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以及遭遇诈骗时的紧急应对措施(立即挂断电话、保存证据、报警、联系银行挂失)。规范用卡行为,筑牢支付防线:详细讲解了安全用卡规范,引导同学们设置高强度且不易被猜中的密码、输入密码时注意遮挡、警惕不明链接和免费WiFi、不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坚决不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及账户。同时,提醒同学们定期核对账单,及时发现异常交易。练就“火眼金睛”,狙击假币流通:反假币知识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讲师手持新版人民币,现场演示了“一看、二摸、三透光、四听”的快速识别技巧:转动钞票观察光变油墨数字、触摸国徽等处的凹凸感、透光观察清晰的水印和精准的对印图案、通过抖动使钞票发出声响,根据声音来判别人民币真伪。同时,明确告知同学们收到疑似假币时的正确操作。明晰“八项权益”,做精明金融消费者:讲师系统介绍了金融消费者享有的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这八项基本权利。通过举例说明,引导同学们在未来的金融活动中,能够清晰认知自身权益,并懂得如何依法、理性地维护这些权益。
互动热火朝天,知识内化于心
活动的高潮是精心设计的 “金融安全达人”有奖问答环节。题目紧密围绕行长和讲师讲解的核心知识点,同学们热情高涨,争相举手,对答如流者赢得大关农商行准备的实用小礼品。现场气氛紧张热烈,掌声、欢呼声不断。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抽象的金融知识在激烈的头脑风暴和愉快的互动体验中深深扎根于同学们心中。
成效深远,护航青春成长之路
本次活动共发放图文并茂的金融知识宣传手册、折页及新版人民币防伪指南等资料400余份,现场解答师生咨询数十人次。学校江老师表示,本次活动意义深远,将金融知识精准送达“准成年人”这一关键群体,唤醒同学们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